“搭把手,拉一把” 架起产销对接“爱心桥”
发表时间: 2021-02-08 来源:漯河文明网
在韦士奇的香菇种植大棚内,一排排菌棒码得整整齐齐,一朵朵香菇长势喜人。韦士奇说,前些年他一直在外地打工,钱没有赚到多少还不能照顾家庭。2019年3月,韦士奇结束打工生涯,在后藕池村村西头建起了香菇大棚,开始种植香菇。随着香菇种植技术的提高,所种植的香菇产量逐步增加,可是,香菇的销售问题却成了韦士奇最大的困惑。漯河市信访局驻村第一书记冯运芳了解到韦士奇的这一困惑后,鼓励他说:“你只管大胆种植,香菇的销路由漯河市信访局爱心助农志愿服务队负责!”
在市信访局党组的号召和支持下,全局39名干部职工迅速转变角色,变成一个个香菇销售员。大家利用周末或下班时间“搭把手,拉一把”,架起了一座香菇产销对接“爱心桥”。每当香菇销售不理想时,韦士奇只需要一个电话,爱心助农志愿服务队员就会及时到达后藕池村,将采摘好的香菇拉回漯河市区进行销售。在39名爱心助农志愿队员的支持下,韦士奇所种植的香菇总是供不应求。
在自己致富的同时,韦士奇还让有劳动意愿的贫困群众优先到大棚干活,通过装袋、运输、维护、采摘等劳动,贫困群众每天可得到60—100元不等的收入,目前韦士奇共带动贫困群众30多人次,参与劳动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平均实现增收15000元。“自从来这儿打工后,家里收入高了,再也不用来回跑着找活儿干了。这儿离家很近,能照顾到家里,比在外打工挣得还多哩。”在大棚内干活的贫困户陈二妮笑着说道。
临近春节,正值香菇的销售旺季。2月7日,漯河市信访局爱心助农志愿服务队员利用下班时间,通过微信朋友圈、爱心助农销售点等渠道,发动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,通过“消费扶贫”帮助韦士奇销售香菇,新鲜的香菇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买,当天拉到漯河市区的1000斤香菇很快就被销售一空。漯河市信访局爱心助农服务队负责人付红丽说:“今后,我们将继续帮助韦士奇销售香菇,同时利用多种途径,积极开拓更多的香菇销售市场,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增砖添瓦。”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去年以来,漯河市信访局依托爱心助农志愿服务队平台,积极组织志愿者与农户积极对接,志愿者们敢于担当,坚持将群众“小事”当“大事”来办,持续开展爱心助农志愿服务行动。他们采取“爱心代售+志愿代送”的形式,为很多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,共帮助花农销售鲜花2万多支,帮助农户卖香菇、胡萝卜、草莓等农产品重量达3.8万多斤,既让农民保收入,又让市民少花钱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凝聚文明向善力量,尽力为党分忧,为民解难!